第119章 房子-《在年代文里吃瓜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◎“你是这儿的原主人?”◎

    黎善的惊讶是装惊讶,  苏卫清的惊讶就是真惊讶了。

    只见他先是满脸愕然,随即便是一脸惊喜地一把拉住杨老爷子的手:“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,没想到居然这么巧。”说着他顺手将苏小楼塞进黎善怀里,  一屁股将杨啸给挤开,  自己坐到杨老爷子身边,  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黎善的丰功伟绩。

    譬如那优异的成绩,还有迄今为止都是热门药的蒲地蓝颗粒,包括后来的板蓝根颗粒,以及各种炮制后的中药粉,听得杨老爷子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“宁省药厂的颗粒剂是你弄出来的?”

    要知道,之前宁省和周边几个地区的水痘传染病,他在部队里都听说了的,他那时候还想研究研究水痘病症的治疗方式,  谁曾想,  他还没开始动手,  又传来消息说疫情控制住了,紧接着,蒲地蓝颗粒剂就被引入了部队,  属于日常用药范围,主要作用于清热解毒,  咽喉肿痛之类的病症。

    黎善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:“其实也不能算是我弄出来的,主要家里孩子不爱喝药,我也是试试看,  谁曾想就成功了。”

    其实她不搞出颗粒剂,几年之后的台岛也会发明出颗粒剂,  届时这颗粒剂卖回来的时候,  那价格可是翻了倍的,  虽然她不清楚国家引进那些药花了多少钱,但绝不是个小数目。

    说起来,进口药一直是老百姓心底的痛。

    你说不用吧,进口药的药效确实好,可你说用吧,价钱也让人肉疼的很。

    哪怕后来国内药厂迅猛追赶,各大研究所同时研发,但进口药却依旧昂贵,哪怕到了几十年后,那些国外进口的特效药,也足以让人买到倾家荡产。

    黎善之前也曾幻想过利用系统图书馆努力追逐上国外科学家的进度。

    奈何她确实不是这方面的人才……

    “这本笔记是你写的吧。”杨老爷子举了举手里的笔记本对黎善说道:“我瞧着里面记录的很是清晰,你所你想学医,可我倒是觉得,你挺适合教书的。”

    黎善:“……”

    不不不,她对教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。

    失策啊!

    那本笔记本是为了自己准备的,以防穿越新世界的时候会遭遇到失忆之类的情节,所以才写的浅显易懂,条理分明,实际上她本人是真没什么当老师的天赋。

    “我还是更想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。”黎善十分真诚地表示。

    杨老爷子看了她一眼,不由叹了口气:“你们这些年轻孩子啊,就是固执。”

    黎善笑笑。

    “杨啸说的对,我这次回去,确实是筹备医学院复学事宜,只不过今年肯定是不可能了,至少也得两年后才能复学,你若是愿意学,可以跟着学,学籍现在学校里挂着,且当做上医学院的预科,一旦复学后,你还得在学校上五年学,很有可能跟你一同参加高考的同学已经晋升,而你却还在上学,你真的做好心里准备了?”

    说着,杨老爷子看了眼苏卫清,又看了眼苏小楼:“你现在不是单身女青年了,你有自己的家庭,你还是好好思考一下,不要太冲动了。”

    正如杨啸所言,杨老爷子看见好苗子也是会心动的。

    但是学医是枯燥的,也是需要极为专注的一门学科,若是家人不支持的话,是很难学出来的,尤其黎善的孩子还小,正是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。

    黎善愣住了,她是真的想学医,但杨老爷子说的话却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
    一旦她学医,以后搞不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学业上,重心也会从家庭转移,这样对苏卫清,尤其是苏小楼也太不公平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