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没错啊,他们赤脚的不怕穿鞋的,他们出逃到其他地方,还能让他们有一丝生机,一点希望,若是把他们困在那里,断了他们的生机,怕是不妥。” 随着王照贤率先出列反驳这位年轻的帝王,其他大臣的胆子也大了不少,纷纷出列提出意见。 三皇子眉头微蹙,他也觉得有些地方不妥,终是忍不住:“皇兄,区区地动,派军队过去救灾,未免太大题大做了吧,找人把物资护送到当地,让当地父母官去救灾便是了。” 还未等皇帝反驳,状元郎王逸之就已经出声:“三皇子所言差已,这么大一笔赈灾物资,一层层到达当地官运手上,真正能用于民的又还剩多少呢?” 三皇子丝毫不让:“就算如此,派军队过去,恐怕会让当地百姓恐慌,古山位于南方,南境外的国家,恐怕也会有异议。” “他敢!我国的军队在我国境内,他国有何异议。”云辰宇本来不发一言,但听到三皇子为了别国的看法来质疑他的决策,便有些生气。 随后看三皇子神色不好,又缓和了语气。 “你们说的都没错,这就是朕为何要让连家军过去的原因,小然曾告诉过朕,华夏曾发生过大地动,便是派军队过去救灾,一是防止当地有人趁机动乱,二是军队训练有素,配合起来快捷高速,更能高效解救灾民。” 经过云辰宇的解释,众大臣也不好再说什么了,况且云辰宇都已经搬出华夏的举措,他们还能不同意嘛。 毕竟他们平时也没少呼吁皇帝,照着华夏的政策去改革。 “皇上,这件事要不要和安姑娘说说,问问华夏还有没有其他举措。”这次是在百姓面前宣扬国威的时刻,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啊。 “不可,这是我们天云国的事情,若是连这种事情都处理不好,百姓们怎么看待我们朝廷,百姓们本就视华夏为神,想让效仿华夏取代朝廷。”王照贤出声阻止。 废话,要是让安然来提意见,那不是让皇帝做得更完美,要是让皇帝更得民心,他们太后党可怎么活。 “放心,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,随时都可以在天幕上向小然请教,只是我们这基础的事情还是要做好,免得让天下百姓小看。” “老臣领命。”连威海拱手领命,他一大把年纪了,已经上不了战场,皇帝这次能把任务交给他,他还挺意外的。 不过能最后发挥余热,他还是很开心,他一个武将天天在朝堂上和文臣吵架,也挺难受的,这次去赈灾也算是为国为民。 “切记,不要让灾民们离开当地,百姓现在本就对朝廷不满意,想要过上华夏那样自由的生活,若是难民们来到其他城市,会让百姓们心里更对朝廷不满。”云辰宇郑重交代连将军。 云辰宇看各位大臣忧心忡忡,很是好心地为安慰了他们一番。 “诸位大臣也不要太过紧张,百姓们在弹幕上表现出的不信任朝廷,于我们朝廷来说是好事。” 三皇子这就有些不明白了,朝廷没有公信力,怎么还能是好事:“皇兄何以见得?” “你们看这些百姓,各个求神拜佛,希望神仙来救他们,但是提到朝廷,都是一脸茫然,认为这些自然灾害不是朝廷所能解决的,不信任,也代表他们没有对朝廷有所期待。” 丞相转念一想,明白了云辰宇的意思,他接过云辰宇的话题:“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,朝廷怎么做都能被理解,要是做的不好,那是在意想之中,做的好就是超出期待,收获民心。” 众位大臣想了一想,确实是这个道理,对上位的皇帝又多了几分敬仰:“皇上英明。” 【听说了吗?古山地动,朝廷派军队过去赈灾。】 【为什么?从来没有听过派军队过去赈灾的。】 【我们皇都的人都看到了,连将军刚刚出城,带着他的连家军呢。】 【看来这日子不太平了。】 【啊?怎么派军队过来啊?我们又不是暴徒,难道还想镇压我们吗?朝廷是怎么想的啊?还有没有天理啊。】 【恐怕是怕那些难民跑出来,扰了皇都的安定,这才刚打完仗,国家还在休养生息。】 【哎,就是苦了那些百姓了。】 【已经不错了,连将军亲自押送物资过去,应该是为了不让那些贪官污吏昧下物资。】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