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小女儿心思-《桃花溪》
第(2/3)页
我回房洗漱。
小音在一旁道:“大少奶奶得意得太早了。咱们进了程家门儿这些日子,也瞧见了,遥小姐向来是不声不响,没主见的,连府里的下人都镇不住,莫说进皇宫里头了。有道是伴君如伴虎,大少奶奶分明是在坑闺女!”
我卸下钗环,将张大人送的金笔小心收好,道:“大少奶奶如何,与咱们无关。我担心的是,来日会祸及二爷。二爷现时在户部当差,户部与张大人的新政密切关联,是顶顶要紧的差事。”
小音道:“对了,今日三小姐来东院一趟,说扬州来了信,她想跟您说说话儿。”
我起身,提着灯笼,往正院来。
三小姐的闺房安置在正院抱厦中,离老夫人甚近。
抱厦的灯还亮着。
我叩门进去,三小姐正坐在床榻上看书。
见我来,她笑道:“二嫂,你来了。”
我坐在她身旁:“清时,看的什么书?”
她不语。
我瞧了瞧,是《西厢记》的话本子。
“二嫂,这些日子,我病着,在闺阁中倒是读了许多闲书。说句不怕二嫂见笑的话,我自幼年起,得爹娘疼爱,兄长庇护,在府中无忧无虑长大。不拘要什么,都能立时如愿。所以,一旦遇上得不到的,便一直惦记了,久而久之,成了魔障。”
她手中的《西厢记》翻开那一页,上面的词句颇为绮丽:
落红成阵,风飘万点正愁人,池塘梦晓,阑槛辞春。
蝶粉轻沾飞絮雪,燕泥香惹落尘。
系春心情短柳丝长,隔阴人远天涯近。
香消了六朝金粉,清减了三楚精神。
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。
她道:“二嫂,我忆起我与明旭哥之间的种种,这些年对他的小女儿心思,当真是闲愁万种。明旭哥,他是个很好的人,可心里没我,便是没我,强求不得。我便把明旭哥当作我闺阁中的一场梦。我是崔莺莺,他不是张生。”
我刮了刮她的鼻子:“他不是张生,那谁是张生?”
她低下头:“二嫂别闹。人家拿你当个知心人。”
“扬州来信,怎么说?”
“他说,前阵子,咱们家徽州茶园里,制茶的匠人被挖走,出了一点乱子。他去了徽州。要晚些时候才能到京城。他托人给我捎了盏灯笼来。”
三小姐从床边的箱子里取出一个灯笼给我看。
这灯笼不是用寻常的纸糊的,而是用月影纱制的。做成月亮的形状。远远看去,就如天上的满月一般。
“二嫂,你说,他这是何意啊?”
“吕先生怕三小姐夜里走路不留神,摔着了。”我笑。
转而,我敛起笑,正色道:“吕先生该是想说,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,但他的心始终是满月,无有盈亏。”
三小姐咂摸着我的话,半晌,道:“多谢二嫂。二嫂这么一说,我心里明朗了许多。赶明儿,我送他把伞。他考我,我也考考他。”
说了会子话,我起身,出得门来。
一路上,我踩着细碎的月影,夜风拂面。
“情短柳丝长,人远天涯近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