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然后再看他一桌,旁边坐着两个“饥渴”的男人。 一个是小有名气的文艺青年。 叫做窦维。 另一个也是文艺青年,家中在京城也算小有地位——父母都是北大的核物理教授。 他们...怎么坐到一桌去? ... “求你了,把剩下半首歌唱完吧,你上次没唱完的吧。” 朴木现在很痒。 上次那一首《2002第一场雪》唱了一半,还有一半没唱完,直接把朴木还有窦维两个人干了个茶饭不思。 为了听这半首歌,他们就不惜打电话给周公子,结果周公子也很无奈的耸耸肩,咱这弟弟可是演员呢。 要去试镜,要考试,要东奔西走。 等呗, 等他有空再把他约过来。 结果今天李轩主动约周讯来酒吧,周公子也有够哥们,立刻就把李轩的动向报告给了这两个文艺青年。 这两个人也是放下了手头中的事,立刻的跑来酒吧。 “急什么,我都不着急,你们倒是急。” 李轩就这一副慢吞吞的样子,看这俩人是抓耳挠腮。 倒也不是李轩想要吊着他们,实在是演员事业才是咱的主业,最近且都在为这件事奔波。 当然,去演宋青书和刘建明的空档期,还是能忙里偷闲的刷一点音乐方面的属性,正如周姐说,演唱不分家,台词的表现力,都和声乐的表现息息相关。 不然北电表演系艺考也不会考声乐了,而且有很大的权重比。 我可是目标大满贯,千面影帝的男人。 获取健康...甚至强而有力的身体和名利的获取,就是齐头并进呀。 “行了,我上去把那半首唱完吧,顺便再送你们一首歌。” “新歌这就出来了?”窦维此时惊呆。 这是何等畜生的创作速度啊。 “你先等一下...” 此时,朴木打了个电话。 五分钟后,酒吧老板,刘元来了。 也是来听剩下半首《2002的第一场雪》的。 这位七巧板乐队的摇滚达人,也被李轩那半首歌弄得魂牵梦绕,不思量难忘呀。 ... “这就是你说的那个...没有背景的小子?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?” “摇滚教父刘元。” 此时的刘莉莉就缓缓的说道,这个刘元算是音乐界的大人物了,华夏第一批摇滚人。 也是这酒吧的老板。 算是华夏流行音乐的祖师爷。 流行音乐和传统民俗音乐,后者虽然更能登大雅之堂,但前者影响力的覆盖面就不言而喻。 阳春白雪是艺术。 下里巴人也是艺术。 不分高低。 “看来这小子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呢,能混在这群人的中间。” 对此刘莉莉就不置可否,似乎也确实,在考量着眼前的年轻人,也许确实是她想错了... 确实可能有一些她没有注意到的特质,就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呈现。 直到此时,李轩就走到了台上去。 没带吉他,就拿着话筒轻轻的唱,唱那2002年的第一场雪... 当他开口的时候,那略带孤寂的曲调,就和这酒吧的氛围分外的贴合,和这北平的风光特别的贴合。 北平的雪。 寂寞的夜。 完整的第一场雪,就唱了出来。 ... 此时的周公子,朴木,窦维,都静静的听着这一首歌的流淌。 老板,上酒。 刘元给的酒不是鸡尾酒,不是伏特加,是青岛的啤酒。 度数不高,价格不贵,热闹时是他。 寂寞时,也是他。 音乐之于酒吧的作用,有时候一首歌勾起一点情绪,能带动相应的酒水消费。 “这首歌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候的那场雪,那时候,我还有男朋友。” 刘莉莉闺蜜还在恍惚之间。 被这首歌给带去了过去的回忆。 似乎在恍惚之间就看到了。 过去的自己。 那种感觉就很奇妙啊。 但他终究已经是过去的,可以怀念,但放手也是自己的选择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