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四章-《辽东之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且,黄岛、旅顺、还有爪哇,新家坡的造船厂,全都在上马大型货轮的项目。

    李浩知道之后,坚决制止了这些项目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你造得了那么大的船,可现在没有几座能够停靠这样大船的港口。

    总不能说到了港口之后在外海抛锚,然后用小船一船一船的转运吧。

    除了大型油轮,货轮的最高吨位被定为了两万吨。

    而且全国统一图纸,进行批量生产。由此,节约了大量的研发费用。

    如果在生产和使用中出现问题,下一个批次会进行修改。

    这样,战争进行了两年之后。李枭勐的发现,大明居然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海上运输力量。

    如今的大明,上万吨的货船就达到了三百多艘。其中一百艘是两万吨的大型货轮!

    还有十艘居然是二十万吨的庞然大物,当然这十艘船是大型油轮。专门从中东运输原油到济州岛,那里的港口经过专门改造。

    别说停泊二十万吨的油轮,就算是八十万吨也没问题。

    庞大的船队,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运输能力。

    现在仅仅的地中海上,就航行着超过百艘万吨轮。

    这些船只,让大明的物资活了起来。

    只要大明需要,他们可以轻易的将奥斯曼帝国和埃及的人力,运往地中海另外一端的马拉喀什。

    也可以将无数的弹药物资,从塞瓦斯托波尔运往中东。更能将一船船原油,从巴士拉运往索契进行提炼,然后供给给整个欧洲的大明军队。

    战争进入第三年之后,李枭发现大明正在爆发着勃勃生机。

    强劲的生产能力,容纳了大量的大明工人,也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。

    想要造船,造武器,造弹药,就得炼钢。

    想要让部队穿的更好,就要有纺织厂,被服厂。

    于是钢铁厂扩建之后,就需要大批工人工作。这样,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就少了。

    纺织厂,被服厂建成之后,就有大批的妇女进入了工厂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