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第七十二章 前途-《宰执汉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要知道当初刘和费尽心机才从平阴那里抠出一点粮食来,这家伙抄了一个家就让他吃直接吃饱了,这可真是有趣啊。

    “其实有个人咱们倒是可以用一用,不过得去劝。”

    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后,娄圭向刘和说到,刘和表情怪异,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手下有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“不知你说的这个人,是何人呢?”

    两人并肩往新城走去,这是刘和最初建造的营地,如今已经成为刘和安置逃难而来的流民的一座新城。

    新城意味着新人,新人就需要更多的土地,可耕作的土地。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的百姓,对于土地的眷恋,是少不了的。

    土地,又见土地,这就是农耕社会的一个死结,但好在汉帝国人口和后世比起来确实不算太多,因此现在靠开荒,勉强能满足流民的需要。

    可若是再扩张,那只怕刘和就得和那些世家和抵住豪强们碰一碰了。

    刘和意不在此,某种意义上地主豪强也是汉家的子民,他要是真靠强制手段,只怕会亲者痛仇者快。

    让他们向商业专变,才是最好的法子。可在这个封建地主制度才刚刚开始的国家,推广这样的法子,真的合适吗?

    也许在他活着的时候会有用,但一旦他死了,少不了的就是反攻倒算,人亡政息。

    此时刘和的眼光已经不能放在南阳一郡上,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。

    王莽托古改制,甚至真的向古代改革,但最终沦落个不得好死。

    刘和不想当第二个王莽,过分的复古和建立在原始经济上的高级上层建筑必然会被反攻倒算。

    “金尚,那家伙还在咱们牢房里关着呢。”

    娄圭故弄玄虚之后,见刘和想不到,干脆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朝廷的那个兖州刺史,怎么搞的,怎么被咱们关了起来?”

    刘和皱眉,他以后还想要借用汉帝国这个壳子呢,这把汉帝国的忠臣抓了,算怎么回事?

    “文长他们上次不是抓了一伙祸害百姓的溃兵么,都给弄牢房里去了。那些人认罪的认罪,被砍头的砍头,被派去做工的做工,只有一个老头至死都不说话。”

    娄圭也露出戚戚然的表情,金尚确实固执的很,这也是他被关在里面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太狗血了吧,算了,我去看看他。”

    刘和摇摇头,这种事情都能让他遇上。不过这位金尚确实是朝廷的封疆大吏,若是能说服他来帮助自己,想必在民政上回简单许多。

    两人走进了新城内,只见这里热闹非凡,百姓们拿着自己的产品,交换着他们想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然而其中的道道却只有刘和知道,那些商人,除了极少数是世家的人以外,其他人都是刘和之前的那批货郎,以及店铺的伙计们。

    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度已经低到了一个极点,如果刘和强行推广官府收粮的手段,只怕会适得其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