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县令大人真是个好官,这么快就为我们争取了这么多粮食了。” “亲自施粥,慰籍百姓,不愧为父母官!” 听到百姓们的赞扬,明曜眼底带着笑,她并不是为此感到殊荣,而是忽然想起从前她还未做官的时候。 父母送她上学堂读书,就算吃糠咽菜,秉烛夜读她也没觉得有什么,偏偏家里人要她多读书为家里赚更多钱,娶个贤明的夫君做点生意,从来没有奢望过她做官。 也没有人会以为朝廷做官为荣,当今圣上昏庸,百姓怨声载道,朝廷上的官员都是朝不保夕,脑袋悬于裤腰带上,何况忠于的还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暴君。 她身为寒门学子被同窗厌弃,诬陷她抄袭,又被邻里嘲讽欺凌,她都能忍受,只盼望有一次实现心中所想。 后来,她一朝考上进士,父母都泪流满面,总以为她入京后就很难再回来了。 没想到她还是回来了。 不仅回来,还甘愿做一个小小的县令,不求虚无的权势,只求为百姓做事,现在终于做到了,但唯一在心里芥蒂的,是曾被人那样看不起过。 所以她不愿意娶张蓝书,她甚至厌恶张家,厌恶每一个看不起她出身的人。 “明大人,你在想什么?” 辛锦荣见明曜一直发呆,喊了好几声也没回应,她将手掌在她眼前晃了晃,明曜才醒过神来。 “没什么,只是想起了以前一些事,有些恍惚。” 见明曜都不笑了,神色惆怅,也许想起了一些不好的过往吧。 “我记得大人曾一举拿下进士,是整个太原城的第一人,现在又是人人称道的好官,以前那些不开心的事,便放下吧,人总归要迎接新的人生。” “我知道的,锦荣,我时刻都记得自己是官,再不是以前那个人人都能踩一脚的贫困户了。” “明大人,我好像知道你为何不肯娶张公子了,张家势利,我从前也被他们百般挑剔,现在还要被他们道德约束,属实是过分了。” 明曜摇头一笑,她落寞之时张家避而不见,绝口不提婚约之事,现在她荣光了,又拿出信物要她务实,这实在是强人所难。 张蓝书这样的人,跟以前那些落井下石的同窗有何区别? “呵,那张公子思来想去,挑挑拣拣,最终找的人还不如你,现在听说在家中一哭二闹要自杀的,倒显得有几分可怜可叹”,想到张公子,明曜只剩下唏嘘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