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曹文诏作为一个游击,平日里只能统帅五百兵,而一地的总兵,则是镇守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,平日里麾下兵员将士,就可过万! 虽然说这个总兵,在现在还没有实封,可是黄得功很清楚,张维贤的年龄摆在这,平辽之后,张维贤作为最高统帅,不可能亲临第一线。 而自己这个总兵,当然就是到时候一线指挥作战的第一人选! 军功,爵位,都在向自己招手! 可是,那是以后,不是现在! 黄得功很明白,自己之前顶多就是纸上谈兵,全靠臆测来补充的张维贤计策。 如果真的直接将卫霍对匈奴的作战政策套用到现在的女真身上,自己怎么死的,都不知道! 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 必须要亲自上辽东去考察一番之后,才能够确定到时候正儿八经的作战方针! 昔日在刘元斌那里,黄得功曾经听说过,如今的辽东兵备袁崇焕,曾经单枪匹马去辽东巡视过地形,然后回到京师中,和面前的天启帝有过一番对答。 其中对答的大致内容,刘元斌也是道听途说的,所以说的语焉不详。 不过袁崇焕夸下海口,只要给予充足的粮草军饷,自己一个人就能镇守辽东的事情,却是传了出来。 然而就是这样的袁崇焕,居然能被天启帝说的哑口无言,失魂落魄。 回辽东之后,就开始一改之前好大喜功,动辄豪言壮语的性子,开始务实了起来。 这说明,面前的天启帝,并不喜欢那种喜欢吹牛的人,而是喜欢那种脚踏实地,行之有效的人! 在听到天启帝安排了曹文诏任务之后,黄得功也大步向前说道:“启禀陛下,标下还有一事请陛下恩准!” 朱由校瞥了一眼黄得功,眼中出现了一抹玩味。 黄得功年轻,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,这一点朱由校非但不介意,反而还挺高兴。 毕竟一潭死水有什么意思?人总要有自己的想法,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才能称之为人。 所以黄得功的绝户计一出,朱由校就龙颜大悦,给他虚封了一个总兵。 可是黄得功事事都要冒头,这就让朱由校觉得,没有经历过原本历史上的辽东征战,黄得功的性子还没有磨平,有点跳脱,有点好大喜功了。 不过自己之前已经说了,可以畅所欲言,朱由校当然也不会不让黄得功说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