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荆轲从来没有想到,放荡不羁的他,有朝一日会成为一个刺客。 从心底说,无论专诸、要离、聂政、豫让等一班刺客如何名动天下,荆轲都不会选择刺客这条路。假如不是感念太子丹的知遇之恩,他决然不会有此一诺。 也不知从何处,传来一个流言:赵国贵族,为了跟秦王讨要更多封赏,扬言要把丽姬和雪女抓起来献给秦王为妃子。对于一个男人来说,这种流言,无论是真是假,都是难以忍受的。 加上这些年,太子丹待他们夫妻不薄,借由这个荒诞至极的谣言——荆轲当场就决定行刺! 当然,更根本的一点还是在于,假如所刺不是秦王,他决然不会接受这一使命。刺秦,是唯一除却列国公敌,而使天下重回战国大争之世。 荆轲明于天下大势,又对秦王嬴政做了多方揣摩,深深知道,秦王嬴政远非寻常君王。 且不说护卫之森严。毕竟,再森严的护卫在荆轲眼里都是无足轻重的。荆轲在意的,是嬴政本人的秉性特质。秦王嬴政,虽不是军旅出身的王子,但却是少年好武且文武两才皆极为出众的通才,其机变明锐见事之快,天下有口皆碑。 荆轲相信,无论六国人士如何咒骂嬴政,但没有一个人敢于蔑视秦王嬴政的胆略才具。如此一个已经鼓起飓风而正在席卷天下的君王,要以之作为刺杀对象,荆轲不能不有所忐忑。 而且蕞城一战,无论是秦王嬴政,还是王后玄女,个人武力已经超出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极限,被天下人熟知。(PS:女主的名字全篇整改过了。) 尽管战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曹沫、毛遂、蔺相如等不惜血溅五步而胁迫会盟君王的先例。但在荆轲看来,那不过是一种彼此会心的认真游戏而已;与其说是名士胆略的成功,毋宁说是会盟君王有意退让;毕竟,君王会盟的宗旨是结盟成功,诸多难堪的让步包藏进突然而来的胁迫之中,不亦乐乎! 刺杀秦王则不同,那是真实地要取秦王嬴政的性命,要掀翻业已形成势头的天下格局,要中止秦国大军的隆隆战车。这一切,都寄希望于他的【五步绝杀】,当真是谈何容易!然而,唯其艰难,唯其渺茫,唯其事关天下,荆轲胸中之豪气才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。 甚或可以说,假如没有如此艰难渺茫,荆轲或许不会做这个刺客。 府邸中,太子丹与几名黑衣人正在密谋着什么。 荆轲、高渐离、田光、秦舞阳,以及一名黑袍人...... “巨子先生,久闻墨家有四灵机关兽。青龙、白虎主兵战杀戮,可挡住千军万马;朱雀主应变,可乘云御风。姬丹恳求先生,以天下黎民为重,旧我燕国于危难!” “此事难成,一旦失败必将引发战乱,使百姓受苦!且嬴政也并非一无是处,虽然破城,但他却严令士兵不得屠戮百姓,不滥杀俘虏。”六指黑侠摇了摇头,“我身为巨子,不能让墨家陷入危难。” “但求先生协助,姬丹愿意答应先生的任何条件。”太子丹跪倒在地。 “不!”六指黑侠再次拒绝,说罢,他起身欲走。 “等等!”田光突然出声,随即,他将一块令牌放在桌上——其上写着两个小篆字体,神农。 神农令,每十年一次现身江湖的悬赏令牌。 “地泽万物,神农不死,将相王侯,宁有种乎。” 诸子百家之中,农家是人数最多的一派。农商九流,龙蛇混杂;每次出现都会在江湖掀起一场血雨腥风。 先前大秦武安君白起多次带兵攻伐六国,杀人百万,与六国结仇颇深。后世之人只知道白起是因为违抗军令,拒绝带兵攻赵而被秦昭王赐死。殊不知便是田光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,愣是把此事揽到农家身上。 “如果加上这个,先生可否答应?” 几人相继露出震惊的神色,尤其太子丹更是愣在原地,“先生......先生原来是侠魁!” “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。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,而不是嬴政一个人的。我农家十万弟子,愿助太子一臂之力!”田光出声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