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章 朱子善的阳谋-《一品权相》
第(2/3)页
秋收之前发生水灾,一年的农耕就报废,无收。要养活这几十万受灾民众,朝廷哪有多少钱财、米粮来供养?是以一般的做法,都是朝廷划拨一些银子,设一些粥场,然后更多的老弱之众,就看他们的命了。老弱的那些人,死亡是必然的归宿。
对于赈灾,朝廷官员会争抢这样的职位,因为朝廷划拨的银子,确实可将大部分都扣留下来,也没有人查的。因为查贪腐的人,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环节。这样的层层环节,一直延伸到朝廷决策者们。
不过,朱子善知道杨盛文是不沾这些银钱的,也看不得有人沾这些钱。他会在层层之间,将银钱的流向,都做出清晰的帐册,提交出来,供人事后查验。
如此一来,今年的赈灾之事,想来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灾区。赈灾的官员,往往会去灾区第一线,危险性不小。先不说吃住很难,还非常容易感染上疫病,一旦染上疫病,救治过程中,也可能会一命呜呼。
得知豫南灾情,朱子善当即与自己阵营的人互相沟通,说明了情况。同时,也想利用豫南水灾之事,来对杨盛文做一次阳谋的动作。
右丞相府负责户部,对于灾情赈济,是他们的工作职责。杨盛文接手户部,如今要赈灾,杨盛文就得拿出那个将赈灾工作做好的人来负责具体推进。不然,杨盛文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被质疑,到时候,朱子善等人自然不会放弃机会。
如果说前去赈灾的人,做事平平,或略有政绩,那也是应该的事情。所以,这次对于豫南灾情的救济赈灾,右丞相府是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。
朱子善没有与同阵营的人一起到来,而是孤单一个,这样显得太没有与人拉帮结派。
太子府的人和太子刘静也到了,人到齐后,杨盛文先将豫南黄河溃堤的六百里加急讯报进行宣读。让所有人明确面临的是什么问题。“太子殿下,水火不容情。昨晚午夜决堤,到如今快一昼夜了。朝堂这边得及时作出赈灾方略,最迟明早就得拿出银子去豫南……”
太子刘静说,“灾情严重,朝堂必须对受灾的民众做出救济。需要什么,按旧例处置吧。所有事务,孤负责禀告父皇……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