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1章 十万人为根基-《一品权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另外就是,承平山庄这个核心形成之后,北地的向心力也就产生。战事开始,必然会有更多人汇聚于承平山庄,正好利用这些熟悉的地利,消灭鞑子有生力量。

    这一波战事之后,下一步的规划,会将战事、战场放在鞑子统辖的区域。后金主要区域在山关之外,本来适合耕种,但因为历史上一直落在马背上族群手中,成为牧场,他们没有耕种的习惯,而喜欢往南来抢掠。

    要攻占鞑子区域,难度不算太大。可鞑子骑兵确实不容小觑,在北地,总要积累了可抵御鞑子骑兵的力量,才能将战场开辟在关外。

    对于北地的打算,杨继业自然不会与太子府这边直接说明,而是让投资方那边也推进耕种工作,会让整个北地,都处在耕种之中,这样的北地才有更大的价值。

    韩新勇他们不再纠结什么,对于如何具体的操作,自然无需他们亲自上阵。韩立仁虽说对杨继业身边的那群战力强悍的人,非常感兴趣,但他和杨盛文不同,基本上文人对武艺的印象,杨继业对此反而更容易避开问题进行讨论。

    皇孙刘铭说到,想跟在杨继业身边读书、听他教授。杨继业自然无法带头在身边,不然,在京都传出去,可能会是大事件。

    平时在韩家碰面,或等杨继业将知书堂办起来了,他去知书堂也可以。杨家与投资方之间的关系,多少要保持一定的距离,才不能触碰到文昭帝的忌讳。如今,这样的忌讳或许已经不存在,可京都其他势力的人,反而更盯紧杨家和太子府之间的关系推进。

    吃过晚餐,自然又聚在一起讨论、闲聊,韩家对杨继业的科考就更关心,虽然有些话不好直接说,不能像杨妈那样说得直截了当。可韩立仁先提出来,问杨继业在两年后,科考是不是有信心。

    杨继业笑笑,表示自己肯定没问题。刘铭也没回太子府,虽然那边已经催促他尽快回府,才是安全的。但他才见到杨继业,哪肯离开。在杨继业身边,那才是最安全的地方。

    谈到科考,刘铭虽然不参言,但对杨继业的实力是绝对相信,也相信自家先生在科考上绝对没问题。

    “妹夫才华自然没问题,诗才也高绝。不过,科考除了自身的学识底蕴之外,还有运气。自隋唐以来,多少才华横溢、青史留名的前人,在科考上有很多人都历经反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