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裴俊才跟周瑾年纪相仿,个子中等,相貌也还行,出自南方一个小士族。 “世子,这里的饭菜未必合你口味!”裴俊才轻笑试探。 周瑾浅笑,“虽不是山珍海味,但也比野菜团子好吃多了。” 裴俊才幼年时期,家道中落。为了让他读书,家里节衣缩食。 野菜团子是他们家经常吃的东西,的确比不上白面。 “世子还吃过野菜团子呢?”裴俊才又问,面露诧异。 其他人虽然没有说话,但都在仔细聆听。 周瑾沉声说道:“以前没有吃过,今年春,在庄子上播种,吃了庄户家的饭菜。” “青黄不接的时节,黑面夹着野菜做成拳头大的团子,配上咸菜,这就是他们的膳食。” “吃了那个野菜团子之后,才知道我对书上写的那句话‘哀民生之多艰’,了解得非常肤浅。” “仿佛是站在云端,俯视着贫苦百姓,然后跟自己说,我一定要为国为民,做个好官。” 裴俊才听到这话,目瞪口呆。 天之骄子周瑾居然能说这样的话? 之前周瑾带人一起弹劾大权在握的李国舅,众人觉得周瑾非常神勇。 虽然他们也知道李国舅做得不对,但他们没人敢站出来指责。 现在周瑾仿佛因为那个野菜团子,敛去身上的锋芒,变得踏实稳重,仍旧忧国忧民。 裴俊才站起身来,给周瑾行礼,“周大人高义!” 周瑾摇头连忙起身回礼,“裴大人过奖了!现在就想踏踏实实做点事情,以后还要劳烦诸位大人!” 司农司的官员们,也纷纷还礼。 裴俊才问道:“周大人,编纂农书,倒是不难。咱们这边有很多相关资料。” “农事方面全部都是沿袭前朝,并未有创新之处。咱们这些官员,在朝廷上无足轻重,还要有所创新,着实太难。” 另一位李大人叹息一声,“黎民百姓是江山社稷的根基,可谁会在意这些渺小犹如尘埃的农人呢?” 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做,而是没有条件,又怕担责任。 其他几位官员沉默不语,民间的情况比他们想象中更为严重。 康朝已经建立四十年,刚刚建国之时的轻徭薄赋,休养生息,现在已经变了味儿。 民间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,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失去土地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