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其实,那日怪不得周瑾。 当时一出宫门,周瑾得知祖母出事,仓皇离开,并未参与书写伐奸檄文。 之后,他们出事了,长宁侯当然不会让周瑾跟他们接触。 几个人又在长亭外等了好一会儿,见无人再来,上了马车离开。 于承志今年三十岁,出身南方小氏族,自幼聪慧,靠着族人的资助读书,考上功名。 虽谈不上才华横溢,但十分务实。 他跟着周瑾、王世文一起,并非头脑发热,意气用事,也想借着此事,博取名声和赏识。 只是他低估了陛下对李国舅的维护。 于夫人抱着孩子,不停抹眼泪,好不容易在京城落脚,现在又要去偏远的西北。 为了让丈夫在牢里好过一点,家里的积蓄全部用来打点牢头。 他们全身上下,只有十几两银子和她那些不值钱的首饰。 于承志把孩子接过来,把手中的礼单和装银子的锦袋递了过去。 “夫人莫哭,长宁侯府送来礼单,你且收好。” 于夫人一愣,她是秀才之女,识字。 看完之后,于夫人目露惊喜,“长宁侯府真大方,之前我还埋怨周大人连累你,现在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腹。” 于夫人掀开马车窗户帘子,探出头看向后面的马车,不仅有银子,还有一车的东西。 另外,还有一个车夫,边上还有两个侍卫护送。 有他们,这一路上,也能安全很多。 于承志点头,内心感慨万千! 以前总觉得周瑾心高气傲,说话尖锐太耿直,没有王世文圆滑好相处。 患难见真情,周瑾比王世文更真,值得追随! 此时,于承志暗暗庆幸,周瑾没事。 以后他在外地为官,还能跟周瑾书信来往,获取朝堂消息。 不至于山高皇帝远,两眼一抹黑。 没人在上面帮忙运作,他估计这辈子只能在西北苦寒贫瘠之地。 大约半个时辰,有人追过来。 原来是王世文派来的小厮,送来一百两银子,当作程仪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