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缓冲城温室大棚还在持续建造中。 第 789号温室大棚。 安雅过来巡查,温室大棚中那些种植人员操作着设备进行翻土播种,施肥一体化操作。 这个是他们从大樟树基地中研制出来的播种机器,构架很简单,体积也小,但却很实用。 原本在负责这一片温室大棚的郑晗冰看到了安雅,连忙小跑过去。 “安部长,您好。” 安雅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,点了点头:“什么事?” 眼前的这个郑晗冰,乃是石油城招募过来的种植专家。 在末世前曾经开设过绿色温室大棚农场,规模不小,甚至安雅在末世之前也听过他的名字。 所以在缓冲城温室大棚开启之后,便他拉入了核心小组团队中。 除了他,还有植物之韵小团队的楚娟等人。 这些,都是石油城最近这些年吸纳进来的种植专家。 郑晗冰指着身后的土地,建议道: “安部长,我觉得我们目前的技术非常成熟了,完全可以发展垂直种植,加上鱼菜共生。” “这样做有很多好处,第一,鱼类排泄物经微生物分解为植物养分,水体循环净化后回流鱼池,形成零污染闭环。” “第二,采用多层种植架,配合LED补光和无土栽培技术,单位面积产量提升5-10倍。” “末世前有一家公司,Spread公司垂直农场年产生菜1200万棵,用水量仅为传统种植的1%,” “现在末世了,我们也有技术沉淀,完全可以这样做。单位面积能够产出的农作物变多了” 安雅闻言,笑着点了点头问道:“Spread公司垂直农场有多少亩?” “额” 郑晗冰沉默了一会,回答道:“好像不是很大,具体我不太清楚。” 安雅看了他一眼,轻声说道: “6.6亩。” “他们是属于高品质超精细化种植,这样的种植方式有很多好处,但也有缺点,总结下来就是三高一限。” “高能耗(电力依赖)、高技术门槛(管理复杂)、高成本(投资与运维);作物类型受限(仅适合少数品种)。” “总部团队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方案,但是不适合我们的情况,我们不是数亩的土地,而是数万亩的种植面积。” “他们spread公司的自动化程度极高,使用机械臂、LED灯、自动化灌溉和收割系统,我们目前的技术虽然能够达到,但无法达到规模化,只能够作为一个实验。” 安雅看着陷入沉默的郑晗冰,叹了口气。 她在多年前在总部基地一开始搞种植的时候,也是没适应过来。 末世中的种植与末世前的种植不一样,末世前你搞出一套新的方案,技术可以拉投资 但末世后的种植,就很简单,短平快,他们只考虑现实生存问题,如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最多的粮食,养活更多的人,这是他们考量的第一要素。 安雅继续解释道: “垂直种植可以拿出几座温室大棚来实验,鱼菜共生也一样。” “不过,那种模式能耗大,对设备要求高,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技术员与设备维护人员,这个需要时间.” “你能理解吗?” 郑晗冰点了点头道: “我理解,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种植,如果搞垂直种植的话,人员不够,而且复杂 但现在的种植方式就很快,播种玉米,一台机器在土壤上推过去,就能完成翻土施肥播种,在地面收割也很高效.” “对,就是这个意思。”安雅点头道。 安雅看着他,像是看着从前的自己。 深耕大樟树基地多年,她已经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末世种植专家,此外她的管理水平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。 七年的磨砺,她不过才32岁,可她即便在章齐物这种末世前的农业大拿面前,或是在楚娟这种植物学教授面前,都丝毫不落下风。 “明白了,谢谢安部长,那我先去忙了。”郑晗冰说道。 安雅含笑看着他离开。 “爸,那个安部长咋说?”郑晗冰的儿子郑正问道。 “被否决了。”郑晗冰无奈道。 郑正脸色不愉的说道:“一个才三十岁出头的女的,能有啥见解,爸你以前可是温室大棚的种植专家啊.她有眼不识泰山,一点远见都没有。” “住嘴!” 郑晗冰抬起头怒道: “你懂个屁,安部长考虑的更加全面,我反而是想当然了,我也是蠢在,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想清楚。” “啊???”郑正一脸疑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