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带着沉甸甸的心情,丁武方景信等人跟着解长山进入会议室。 落座。 等到他们落座之后,三叔示意章齐物的得意门生胡阵打开投影仪,讲解关于缓冲城种植的计划。 一直以来,交易集市底下有个地堡种植园,都是交由章齐物的学生胡阵、白宇之两人负责。 后面为了大范围种植计划,在交易集市南区划了几十亩试验田,建造了温室大棚,给他们进行实验性种植。 同时,也在幸存者中招纳汲取一些具备专业种植经验的人。 高端人才有,末世前的著名植物学教授楚娟,还有末世前著名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的创始人林沐光,技术大拿郑晗冰等。 此外,还登记了数千名曾经有过较多种植经验的幸存者。 这些人的资料都登记在案,一旦缓冲城温室大棚建造好了,立刻就能够拉起一批技术不错的种植团队出来。 不用像当初北境那样,特意从总部基地派遣数百名种植骨干过去,专门培养那些外城人员学习种植。 如此可以迅速推进,快速规模化种植。 会议室中。 胡阵对照着投影仪上的图片,讲解着他关于缓冲城种植计划的设想。 这些种植计划,都需要解长山他们配合满足。 温室大棚并不是简单搭一个棚子,其中还涉及到了智能化控温,滴水灌溉,智能化光照、通风等。 在建造温室大棚的时候,需要提前铺设电线、水流管道。 这些细节,都需要提前与解长山他们沟通。 末世这六年下来,大樟树基地深耕温室大棚领域,在众多农业专家与工程专家的协力配合之下,大樟树基地中的温室大棚数次改革升级。 无论是从温室大棚坚固程度,还是从更加适合植物生长条件,都取得了不小进展。 甚至可以说,目前的大樟树基地温室大棚种植技术,赶追上了末世前最先进的技术。 在应对末世中各种复杂环境中,如今大樟树基地的温室大棚种植技术,无出其右。 “这些温室大棚都集中在二区农业种植区,所以施工的时候,也更加集中一些,到时候解总公实际建造的时候如果有啥不清楚的,随时可以与我沟通,当然,我也会在工地上大概就是这些。” 胡阵讲解完关于温室大棚种植的计划后,坐了下来。 三叔等人齐刷刷看向解长山,等待他说话。 解长山看到众人都看向自己,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。 搓了搓手,看向三叔。 “那个.部长,这个项目急吗?” “如果不是很着急的话,我觉得可以按照正常的建造进度来进行。” “我们工程部门的同事,现在已经连轴转了半年多了,大家都有些疲惫,倒是不用放假,只是我想可以把进度放缓一些.趁机让大家休养一下。” 他这一番话,让三叔认真地观察了一下解长山与丁武几个工程主理人的状态。 双颊凹陷,眼睛无神,黑眼圈,眼袋臌胀,头发凌乱,嘴唇发白,几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死气。 熬夜太多了,而且精神、身体压力太大了。 超负荷运转半年多的时间,几人的状态极差。 三叔皱眉深思了一会,开口道: “这样吧,现在供暖管道那边也快到收尾阶段了吧?我给你们放三天假,你们好好休息几天。” “现在先聊一下温室大棚建造规划,在正式建造之前,你得先告诉我需要多少人手,老黄他那边好提前招募。” 放假?! 听到这两个字,解长山与丁武几人眼睛都发光了。 “部长您的意思是,可以放假休息?”解长山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,他有点不太确定,是不是自己听错了。 “对,放三天假,你们好好休息下。”三叔看到他这么激动,有些尴尬的同时,又有些惭愧。 他是行伍出身,向来办事雷厉风行。 不问过程,不看任务困难程度,只看结果。 习惯了。 他把行伍中的作风带入到石油城中来,所以做事情的效率极高。 手下的人,都在这种高压的状态下,铆足了劲头才能够勉强让三叔觉得合格。 所以,交易集市才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快。 这与三叔的办事作风有很大关系。 一旦想好了,从来不拖延,立刻就干。 而且记忆力颇好的他,不会忘记自己交代下去的事,时不时会追问进度。 得到三叔的确定,解长山一张脸笑起来,起了很多褶子。 犹如向日葵一般灿烂。 “好嘞,部长,刚才胡主任说的我大概清楚了,我预估需要一万人,大概建造周期在三个月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