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我们养得起,目前的粮食储量,起码能够支撑我们全力发展半年的时间!” “雷暴天灾过去了四个多月,北境与总部基地缓冲城两万亩的庄稼都陆续在收割了!这个月底之前全部粮食都能够收割完!有了这些粮食,养活这些人口半年不成问题。” “另外,只要在半年内把交易集市的缓冲城建造起来,到时候在交易集市的缓冲城中建造大棚,就能实现正向循环。” 李宇这些时日,想了许多。 交易集市人口暴增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,前些日子他就知道。 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后,他便有了一个想法。 利用人口的增长,增强大樟树势力的实力,先解决西北。 然后再想办法找出其他陨石,彻底终结天灾问题。 唯有发展,才是硬道理。 人口爆涨虹吸效应,带来建造速度也会更快,能够救活下来更多的人,便能够搞出来更多的粮食。 更多的粮食,便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。 既然未来天灾无法判断,一直被动防守,苟着基本盘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。 那就让人越来越多,形成正向循环,建造的越多,粮食越多。 基地发展越快。 被李宇这么一提醒,二叔愣了一下。 他这才想起来,此时大樟树基地的储备粮已经很庞大了。 从四个多月之前,雷暴天灾刚刚结束的时候,北境那边的一万多亩,大樟树基地总部这边新建的大棚,都种植了庄稼。 别的不说,现在已经收割完的,就已经有两万吨的粮食,积压在北境与大樟树基地的粮仓中。 而且,由于采用了温室大棚种植的方式,庄稼生长受到天灾的影响极小,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粮食。 所以,他说的粮食压力,基本没有问题。 二叔有些感慨,这盘子大了,爆发出来的生产力着实惊人。 他们大樟树基地以前光靠内外城中的温室大棚种植的庄稼,每一年不过就生产出数千吨的粮食。 现在一季度的生产粮食量就达到了数万吨,十倍的增长! 二叔沉默了许久,还是感觉有些不太稳妥。 于是开口说道: “粮食方面没有问题的,但是交易集市管理压力有问题吧.我们还没有的管理过超过十万人的基地经验呢” 话音刚落,三叔便开口说道: “二哥,这个方面你倒不用担心。” “幸存者进入交易集市,都要上交武器,他们没有了武器,即便发生再大的暴乱,我们都能够镇压下去。” 乱适当用重典。 这一点在交易集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 截止到目前,交易集市设定的规矩都是不准幸存者在里面抢夺,发生肢体冲突。 一旦违背,涉事者都予以击杀。 再火爆脾气的幸存者,你在外面我管不着,但你进了交易集市就必须要老实。 在这里面没有任何试错成本,也不管你忏悔痛哭流涕跪地求饶。 只要你违反了交易集市管理条例,就只有一个下场。 死! 他们已经把条例张贴在了城门上,瓮城内,乃至于交易集市的显眼处。 这样还敢犯错的人,只能是自寻死路。 所以,在三叔看来,只要石油城中不会乱,交易集市就不会乱。 即便交易集市数万人暴乱,他们手持着热武器,面对手无寸铁的幸存者简直就是碾压。 而这些幸存者也不会想不开在交易集市中搞事情。 因为那只有死路一条。 二叔听到三叔的话后,还想要找出点理由反对李宇的想法。 可是无论是从粮食方面,或者是管理方面,似乎都没有啥问题。 他一时间想不出其他的问题。 只好说道:“我暂时没有想到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,但是这件事,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。” 三叔也开口道:“不着急,现在交易集市容纳人口量是按照18万人的标准设计的,现在还不到11万人。” “不过,最好是最近几天决定下来,因为如果要建造缓冲城的话,那得提前准备好。” “好,三叔,我们总部基地这边明两天召开一个研讨会,集思广益,听听大家的想法。”李宇回答道。 “行,我等你们的消息。” (求月票) 第(3/3)页